212品牌回归与复兴,将再次竖起中国越野文化大旗 | 中华慈善总会大健康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2024润滑行业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交流大会”圆满落幕 行业盛会 | 第13届(2024)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 扎根白酒业的“长跑者”,用数智化掀起泸酒新风潮 | 产教融合聚英才|华为ICT大赛2023-2024江西省赛颁奖典礼暨华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圆满举办 | 那些年我们追逐的越野梦,212越野传奇归来 | 瑞数信息:2024攻防演练四大趋势展望 | 特斯联参编《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总体框架》获评年度高质量团体标准 | 七十载风华,铸就212越野传奇 |
 
当前位置: 应用生活>科学医疗>

跨地域、跨界别合作应对全球医疗挑战 香港城大HK Tech 300参与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24-05-27 16:52:11  |  来源:中国网科学  |  作者: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香港锐意发展成为“医疗创新枢纽”,被喻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健康创新与投资盛会、第四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ASGH)”于5月16至1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HK Tech 300为今次论坛的医疗创新伙伴之一,共有十间初创公司及团队参与展览,而香港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杨梦甦教授获邀参与当中的主题研讨,与来自日本、韩国等地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以创新科技,透过跨地域、跨界别、跨学科协作,为医疗健康相关的全球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1_副本.jpg

香港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杨梦甦教授(前排左六)、协理副校长(企业)何颂贤教授与一众参与的HK Tech 300初创团队合影。(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本届ASGH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国际医疗健康周”的旗舰活动,并与“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一同举行。论坛有超过80位来自全球医健产业的商界翘楚、投资者、国际科研及医学专家、主管公共卫生的政府及组织代表参与,深入讨论环球医健创新、产业投资前景等议题。

香港正迅速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

论坛一连两天于中国香港会展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在首日致开幕辞说:“推动创科发展是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受惠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等国策的大力支持,中国香港正迅速发展为国际创新及科技中心。”他又提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加速创新,今次论坛汇聚了医学研究、创新科技及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专家,相信是推动合作的好开始。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曹雪涛副主任、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分别在开幕环节及随后的主题研讨发表特别致辞,卢教授阐述了香港特区政府筹备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及推动香港成为医疗创新枢纽的进程。

2_副本.jp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图片来源:香港贸发局)

全球议题有赖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合作

翌日论坛上的首场主题研讨为“创新科技如何引领亚洲的医健产业”,由亚洲金融集团主席兼总裁陈智思先生主持,演讲嘉宾除了有杨梦甦教授,还有韩国Bertis资讯学与人工智慧首席科学家Kim Sangtae博士、日本卫材株式会社代表企业董事兼营运总监冈田安史先生、富卫集团医疗保健总监薛慧雅医生、Prenetics共同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杨圣武先生。

杨教授在研讨上提及,大学致力于人才培育,助力年轻一代透过创新科技应对下一个世纪大疫情、全球人口老化等各种全球挑战,以及如何缩窄贫富人口在医疗健康护理的差异。

他表示,国家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科技强国,并制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于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划。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近年也积极推动多项政策,包括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预留大量资源,包括60亿港元以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生命健康科技领域的科研、转化和发展,以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城大矢志以培育人才、推动科研产业化,助力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杨教授指出,香港城大今年先后成立了“城大创新学院”和“数码医学研究院”,透过有别于传统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去培养新一代的未来创科人才。他说:“全球议题需要全球协作参与,必须透过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的合作,才可应付现今世代的挑战。”

城大创新学院提供一系列适合本科、硕士及博士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例如“哲学博士(创新创业)”课程,有别于过往由指导教授提供研究题材,而是要求学生与业界人士合作,开展以创新及市场驱动的研究项目,而且课程并非只如传统博士学位般强调刊发论文,更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商业计划,并将其科研成果申请为专利及转化为实际应用;又例如学院给本科生提供的海外初创企业实习计划,并非是去海外的大学上课,而是到世界科创发展蓬勃的地区和城市的科创企业里实习,助他们为日后踏上创新创业之路做好准备。

至于数码医学研究院,目标是推动生命健康科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医疗科学及公共卫生结合的研究发展,发挥香港城大在工程、数据科学及生命科学方面的科研实力,积极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医学院、临床医疗及业界伙伴合作,并已经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北京清华大学、以及海外多间著名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d64eaee4b83a4fced83d7eb8645d49a8_20240524173137375991232.jpg

(右二)杨梦甦教授。(图片来源:香港贸发局)

HK Tech 300全方位支援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杨教授又强调,大学的其中一个角色,是要把大学里的研究,透过授权或初创,推动转化为实际应用。他说:“为了把大学研究与业界和社会联系起来,以推动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化落地,香港城大早于2021年成立大型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由大学自设种子和天使投资基金,帮助初创走过‘死亡之谷’,至今已培育超过140间获100万港元天使投资的初创,当中更有约两成专注于生物和健康科技。”杨教授表示,病毒以至各种全球挑战不会区分国界或政见,因此中国香港城大积极推动与海外机构的合作,数码医学研究院与多间海外大学和机构建立伙伴关系,HK Tech 300亦透过举办内地及东南亚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各地科创企业交流合作,协助走进彼此的市场。

另外,杨教授在研讨会上亦与其他嘉宾,就疾病诊疗、人口老化、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结合等议题,深入交流和分享灼见。

f45fbe7756f87d630474bb475bb8554b_202405241732001041923458.jpg

图左起为亚洲金融集团主席兼总裁陈智思先生、韩国Bertis资讯学与人工智慧首席科学家Kim Sangtae博士、日本卫材株式会社代表企业董事兼营运总监冈田安史先生、富卫集团医疗保健总监薛慧雅医生、杨教授及Prenetics共同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杨圣武先生。(图片来源:香港贸发局)

论坛场内设有InnoHealth Showcase及展览专区,超过150间医疗健康科创企业,展示涵盖医药与治疗、智能医疗、医疗器械与诊断、社区健康与保健等范畴的项目与服务,当中有逾70间初创由香港六间大学及数码港牵头组织,并可在场内寻找投资与合作机会。

以下是HK Tech 300共十间参与今次论坛展览的初创团队(*为种子基金团队):

71c8432c84263a9c5f33fe5139e26be2_202405241732191977707469.jpg

“气动乐(AIRmotion)*”研究以气动床垫为长期卧床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各种支撑、减压和移动的支援。(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383687086040948031db2c633215f569_20240524173235147032240.jpg

“安神生物科技(AniTech)”是一家利用脑电图(EGG)技术结合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平台,进行临床前研究的受托研究机构。(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5a52a0eedb4a09b743d369685afc53c0_202405241732461059992794.jpg

“华港龙生物科技”专注于药物和细胞的透皮递送技术,开发针对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创新递送技术,包括胰岛素冰冻微针。(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f8d052d51d3996733a607aa9ff048af7_20240524173253281886998.jpg

“GeneNet”把人工智能和基因电路技术结合,应用在生物制药产业。(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407f44111258dd48cc84efd6127c63d3_202405241733131841012844.jpg

“GUTolution”透过转化医学、NGS测序、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提供在家诊断、精准营养、个性化干预和健康智能即服务。(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b5d80a8f2a09b260f1063b2d4a7ff5a2_202405241733221361315758.jpg

“捷博生物(Jotbody)”利用一种香港常见的小鲨鱼的免疫接种,开发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等疾病的纳米抗体。(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112d93622a60533eecadad7252490661_20240524173330453860201.jpg

“Mycoach Health”运用AI技术简化从临床环境收集多模态患者数据的过程,将数据转化为具结构的图形格式,无缝地整合到医生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流程中。(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244bb3b32a4f89fbd72a9b16868d24c0_202405241733371776883159.jpg

“瑞脉科研(Sramek Insight)”专注于可穿戴智能心血管监测仪的研发,由血流传感器、数据路由器和血压充气手表组成,可按实时数据提供健康和医疗建议。(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82c1fa667ec6e25a6da842080c066e0d_20240524173344269238972.jpg

“云合科技(Syngular)”专注于开发AR手术辅助软件,能够将尖端的3D可视化、自动化医学图像建模和游戏性能转化为医学AR软件。(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5c6aa335e76f05c30bf8b535a01a144b_202405241756491168723203.jpg

“Zcon Tech*”专注于研发可助手臂残障人士正常使用电子设备的仪器。(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至于同日的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也有至少五间来自HK Tech 300天使投资的初创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