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创业者探访嘉立创珠海生产基地,对中国智造点赞 | “立足本地差异化 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浦江中小银行论坛年会在沪举行 | 跃居前五!深信服EDS存储破解“高性能、大容量、高性价比”不可能之三角 | 龙年献礼!科沃斯携家用服务机器人明星产品登场2024江苏网上年货节 | 霍全:引领未来科技开创HUD技术创新新时代 | 电影春节档大战讲“巧劲”,选对方法很重要 | 转型升级,绿色共赢丨康恒环境与朝阳经开区管委会签订集中供汽、供暖项目投资协议 | 中国白酒迎来“浓”年!泸州老窖携手国际影星成龙诠释传承精神 | 农村学霸小伙职场受挫,组创业搭子成就“昭阳产业” | 特斯联,做县域经济数智转型的“城市合伙人”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院士荣光》之吴以岭院士系列——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挺起民族医药脊梁(三)

发布时间:2024-01-23 10:39:1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吴以岭院士在阐述络病理论时,总是把大江大河比作经,把江河分出的枝杈比喻为络,络还分大络和小络,中医学术上的叫法称最小的络为孙络,孙络有多细小?堪比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或者纵横交错的互联网。清代名医叶天士总结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也就是病程太长,微循环就不畅通了,某些部位疼痛时间久了,大多是络脉瘀阻所致,民间都知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心脑肾、糖尿病、前列腺、肿瘤等疑难疾病都可与络病相关联,因此,其研究价值可想而知。文献记载,络病的认知始于汉代,明晰于清代。可为什么古人研究那么久却没了下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吴以岭院士用传承加创新的方法,搭建起来的络病理论体系框架,对当代医学研究疑难疾病的诊治有哪些现实意义?对中外医学界的微循环领域研究寻求突破又会带来哪些借鉴和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