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M傲胜“云更新”科技,为养身赛道注入持久生命力 | 立信学子引领金融创新潮流——AGI量化交易项目启航未来金融新篇章 | 华为数字中国行2024·白城新质生产力峰会成功举办 | 鼎捷PaaS平台事业处总监肖华:越用越好用的鼎捷雅典娜平台是这样炼成的 | 克洛托光电产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有新进展 | 2024“光创大会”:AI浪潮袭来,变还是不变? | 云桌面助力医信人工作转变:从IT救火员到云上指挥官 | 54奖牌刷新技能新高度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成果丰硕 | 报考新趋势:近八成高考生使用百度Ai志愿助手 | 专访ATFX首席战略官Drew Niv: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速发展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南旱北涝引发的思考:面向未来的解决之道——水城共生

发布时间:2024-06-27 16:59:02  |  来源:中国网科学  |  作者:戴德胜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作者 |戴德胜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规划师

与传统水灾害关注的灾害应急防御不同,水城共生强调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各类水问题,实现人-水-城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

cff5fc10277d8a59e705c6042b836e11_202406261400191778670862.png

2024年6月25日气象预警

今年,南北方发生了大面积的气象灾害,广西洪灾严重,山东、河南干旱严重。据6月22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会商认为,湖北、安徽、江苏等前期受旱地区旱涝急转风险较高;华北、黄淮旱情有所缓解,旱情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等地。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暴雨、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多年来,为应对暴雨和洪水的“海绵城市”,显然是不够的。

如何保证城市有足够的能力,化解更多涉水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满足人们多元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城市与水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面对复杂的水城问题,关注人的需求更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对水的需求,不仅仅是基本的生存、安全需要,更是需要考虑到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图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水城发展层级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解决复杂城市水环境空间问题的出路在于找准问题关键、树立正确目标,系统整体地考虑城市与水的未来发展。水城共生理念,是人、水、城的和谐共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具体来说,重要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理水,固韧性之本,回归“生存的艺术”

城市水环境空间的首要问题是从根源上降低城市的涉水安全风险,提高城市的适应韧性。城市水环境空间的韧性依赖于雨洪安全、城市用水安全、设施安全和涉水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安全等安全体系的构建。在面对多种不确定因素时,具有韧性的城市水环境空间,可以通过优化城市水系统布局、强化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风险识别与管理、促进绿色与灰色协同配合,以及不断加强城市抵御自然或社会危机的承受力,使城市或城市水系统能够抵御外界干扰,维持基本运转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不受损,适应城市中长期发展面临的复杂风险。

2平衡,强生态之基,融合自然力量

城市水环境空间的生态,从关注人居环境质量角度出发,确保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并保持其长久平衡稳定。水城共生要保护城市水生态资源,也要修复破坏了的城市水环境空间。江河水系、湖库、湿地等的恢复,海岸带和内河沿岸的修复,水域空间废弃地的修复,滨水绿化带的修复等都是城市水生态系统恢复、修复、重建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人类技术参与,坚持自然水文修复、空间异质重构、结构复杂平衡、系统整体考虑等原则,修复人类对水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动态性造成的损害,恢复城市水环境空间生态系统服务和基本生态功能。

3互动,营活力之源,释放内生动力

水给城市带来了灵气,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活力。城市水环境空间的活力营造要结合两岸空间,布置公园、娱乐、购物、旅游等公共性强的功能用地,用于开展富有参与体验性、交往性的活动,再现“云阳两岸饶商贾,绿水桥边多酒楼”的盛况,从而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水环境空间活力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了宜居的生活空间,成为城市新的活力区。具有持续活力的水环境空间是城市所在区域或更大范围共享共建的发展区域,是城市走向区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4特色,塑精神之道,增强地域文化归属感

城市水环境空间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而且还凝聚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社会生活习俗和地方文化资源。城市水环境空间的营造应当充分发掘城市地方元素,将城市水环境空间的美从“护其貌、美其颜”延伸至“扬其韵、铸其魂”,充分尊重人在城市水环境空间内的体验和感受。地域特色建立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历史内涵、融入现代人文元素,将地域特色在城市水环境空间中诠释,构建传统乡土元素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城市水环境空间,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水城共生发展提供人文力量。

5共生,水城融荣与共,实现对称性互惠的共生格局

水城共生,就是将人、水、城视为生命共同体,高度重视维持互惠共生的整体关系,探索并发现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益,满足未来需要。水城共生需要做到人-水-城的公平与公正,坚持双向合作互惠互利的发展思路,形成“韧性适应、生态健康、活力营城、地域特色”的对称互惠水城共生发展格局,让人-水-城最大限度地共生共荣。

结语

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古中华文明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人-水-城”作为命运共同体,其和谐共生是水城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国土空间一定会更安全,人、水会更和谐!

本文主要思考来自《水城共生——城市水环境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图片来源于本书,标题为作者所加。

《水城共生——城市水环境空间发展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03-067410-4

戴德胜 胡凯丽 李香云 柏安琪 夏博轩 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