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择收购越南领先的数字化保险科技平台Global Care | “AI”赋能,中移成研院构建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新模式 | 618最终战报:创维壁纸电视依旧强势,百吋电视拿下品类第一 | 9.9元爆款安装击穿行业底价 万师傅一口价服务引发抢购狂潮 | ESG投资驶入快车道,CFA认证弥补人才缺口 | 鼎捷荣膺“2024大国匠心品牌”,品牌影响力获认可 | 开启原生创新引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正式成立 | 特步儿童X上海体育大学 培养健康专家 赋能终端打造健康成长新生态 | 安道·新书首发——《从土地到目的地》 | 华为全屋智能首次亮相“设计上海”, 以“七大标准”塑造高端未来家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AI”赋能,中移成研院构建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1 09:11:50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以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无论是在乡村产业振兴,还是在乡村治理、乡村生态建设等领域,都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了新活力,为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带来了巨大动能。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成研院”)扛牢央企责任,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基于自身“AI”技术能力优势,聚焦数字农田管护、智能农机装备、乡村综治数字化、乡村生态建设等领域,推出持续迭代的数字化产品和标准化方案,探索构建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新模式,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推动着农业农村建设朝着更智能、更专业、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AI+农田”,创新农业管护新模式

风吹麦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香。望着一望无际金黄的麦田,种植户老刘笑着说:“这高标准农田是真中啊!投入比原来少了,产量却上来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河南周口,成研院联合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依托AI+5G+物联网融合创新技术,让农田变得智慧起来。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数据资源,成研院搭建了“1个中心、4个平台、12个应用场景系统”,建成覆盖周口全县的“数字农田”运管生产指挥中心,打造了高标准农田数字化运营管理“周口模式”。根据测算,周口高标准农田目前可以节水50%以上,节肥20%,灌溉成本从80元/亩降低至15元/亩,小麦产量预计亩均增产220斤。

河南周口高标准农田的水肥设备开展自动施肥 

手机、电脑成了掌上“新农具”,一个智慧平台成为蔬菜大棚的“指挥室”。在甘肃武威,种植农户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管理全部大棚,实现了作物种植的“智能化”,种地尽显“科技范儿”。不少种植户打趣,自己也跟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成为一名“新农人”了。

河南周口高标准农田管理平台

成研院联合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将当地10余座传统大棚改造成“智慧大棚”,通过建设“新农人”服务平台,提供设备远程监控、种植环境实时监控、灾害预警、病虫害识别、农技知识等智慧农业应用服务,实现数字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既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又降低人力成本,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AI+植保”,精准防治病虫害

“以前我田里发生病虫害,都不知道怎么根治,现在方便了,用手机扫一扫,就知道庄稼生了什么病,应该怎么治,这可帮了我大忙了!”种植户李大爷在使用新农人小程序后说道。

“新农人”产品经理正在为产业园管理人员讲解产品功能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农业作物发生病虫害时,不少农户很难科学精准地判断病因,只能根据经验喷洒农药,不仅难根除病虫,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在甘肃、河南、四川、重庆等地,成研院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打造病虫害识别AI能力,并融入自研产品—“新农人”,当农户发现疑似病虫害时,只需打开新农人小程序,对准作物拍摄照片,几秒内系统就会给出识别结果和防治建议,助力农业生产精细运营、安全稳定、提质增效。

“AI+农机”,省时力,助高产

“00后”女农机手,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驰骋,一路向北,追逐丰收……在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AI+智能农机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各式各样的智能农机会成为农户的“新武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利用,为农业生产注智赋能。

在上海,成研院联合同济大学、光明集团长江农场共建5G农机实验基地,开展《5G+智能农机关键技术》课题研究,通过研究5G+农机智能作业监管、5G+智能农机无人驾驶及多机协同、云平台与农机智能终端安全认证等关键技术,构建5G+智能农机管理系统,并进一步探索形成低成本产品方案,为智能农机的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作业管理应用推广提供原型产品和技术支撑。

5G+智能农机管理平台

“我们的多机协同路径与规划算法将农机平均作业完成时间减少了超13%。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农机管理平台建设,智联终端、无人驾驶终端的设计和样机也制作完成,相信用不了多久,AI+智能农机自动耕地、播种、收麦的场景就会比比皆是。”成研院智能农机产品架构师杜建伟说道。

“AI+照护”,惠民生,暖民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广受关注。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难题尤其凸显。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对农村留守老人实现精细看护,成为数字乡村治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四川,成研院立足乡村治理工作需要,基于计算机视觉分析技术,打造重点人群关爱AI能力,为行动不便群体的异常行为提供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服务以及人员轨迹高效查询服务,为管理者提供了全方位、全时段、全区域的数智化服务支持,提升管理效率,筑牢乡村安全防线,加快乡村综治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乡村精细化管理。

据成研院数字乡村产品经理吉玉娟介绍:“‘AI+照护’应用以后,对村里老人的看护更加精准、便利、高效,外出打工的子女也更放心、安心了。”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作为中国移动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建设单位,成研院将围绕乡村“五大振兴”,瞄准重点帮扶地区,持续探索乡村治理和发展新机遇,聚焦产业帮扶、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等关键要素,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智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移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