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开彬
11月23日,杭州。
这天召开的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国内乃至全球关注数据产业的业界人士。
因为在这天的“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论坛”上,新成立的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首次公开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业界初步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
“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也将为全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个10月25日刚刚挂牌、筹备了7个多月的国家数据局掌门人对未来市场的预判,一下子让很多人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数据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一下子又点燃起了数据行业有识之士对数据技术、数据产品创新的熊熊烈火。
科杰科技的创始人、CEO于洋就是其中的一个。
特别的数据行者
当我第一次见到于洋的时候,他并不像我想象中的“互联网公司CEO”。
他身上没有那种“盛气凌人的气场“,也没有“硅谷式的疯狂”。相反,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位心态平和,但颇具执着力、洞察力、穿透力的年轻的“大师”。
这位曾担任京东集团“数据底座”建设核心领导的创业者,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数据的味道”。第一次和他深入交流,便能感受到他对数据的热爱,能体会到他对数据价值的追求。
在他眼里,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它的背后是活生生的故事,它的前面是走向远方的灯塔。数据拥有了足够的“能力”,便会“真正化身成石油”,便拥有了“真正的灵性”,驱动企业智慧地运营,业务创新。
这就是他的理想,他要让企业具备“数据能力”,他要把企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建好,为国家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他要为国家数据局的使命“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贡献一份力量。
短短的一次会面,他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特别的数据行者”。
压在胸口的数据雾霾
不知你是否感觉到,其实数据领域太需要一个‘孙行者’这样的角色了。
现在,企业里各种各样的数据变得异常庞大,并且还正在飞速地持续增长。根据海比研究院调查发现,高达93%的CEO表示,他们没有按时找到自己决策时想要的有效数据,甚至曾因数据乱象而导致决策失误。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企业正在形成“数据雾霾”。
我曾在采访与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两个令人遗憾的“数据”故事。
有一个电商公司在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某个时间段内的销售额突然激增。于是,他们决定在这段时间内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销售额并没有持续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原来,那次销售额的激增是因为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而非广告投放的结果。
另一故事的主角是一家家电制造企业。
他们在进行生产计划制定时,依赖于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来进行预测。依据过往数据该企业在一年中的某个季度增加了产量,以为可以迎合预期的销售高峰。由于缺乏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和解读,他们忽视了一些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比如季节性变化、市场竞争态势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结果由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实际销量并未达到预期。这导致了大量的库存积压,造成了严重的财务压力。
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数据雾霾现象。
于洋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很多企业坐拥大量的数据,但由于他们缺乏对数据能力体系建设,因此没有形成科学、准确的数据洞察力。这往往会导致错误利用数据,并给出错误的数据分析、决策依据,从而出现对市场发展趋势的误判,做出错误决策,带来巨大损失。
更进一步,作为拥有超数据能力、并曾经拥有多年数据能力体系构建实践的于洋认为,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数智时代,数据能力和财务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等一样,是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较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内涵和实施过程确实更为错综复杂。数字化以数据为引擎,以数据价值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激发业务变革,推动企业实现全场景的数据智能与业务创新。数字化不仅注重全局性、统一性、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与深度融合。为了满足未来5至10年的发展需求,企业必须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数据能力,以数据底座为工具、为支撑,用数据赋能业务场景创新、赋能业务效益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他深知,只要也只有企业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数据能力体系,这些问题才能彻底迎刃而解。
但同时他对此深感忧虑:“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而国内绝大多数的央国企,甚至很多全球领先的500强巨头、跨国公司,都没有完善地、科学地构建自身的数据能力体系。”
从他的眼神、从他的声音中我能感受到,他满怀着一种“时不我待”的激情,他认为整个产业界需要一批“数据行者”,需要一批“数据能力布道师”。
唯有这样,才能吹散压在企业胸口的“数据雾霾”,才能真正发挥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的巨大价值。
而他自己,愿意带个头,在国家大力发展数据基础设施时,乘着政策的东风,做一个“数据能力首席布道师”。
寻找数据灯塔
为此,疫情爆发的前一年,2019年于洋创立了科杰科技,躬身入局成了一名真正的“数据行者”,一个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而日益忙碌的创业者。
他给科杰科技的战略定位是,这是一家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构建“数据底座”、推动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全球数据服务能力建设的专业公司。
在他看来,数据能力就像一座灯塔,通过数据为企业在未来的远航中指引前进的方向。
历时两年,在疫情期间的2021年,于洋瞄准世界的数据前沿技术,带领科杰科技团队推出了湖仓一体数据智能平台KeenData Lakehouse。
该平台一经推出,便在竞争激烈的湖仓一体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采用了基于大数据的全新技术架构,融合了湖仓一体、流批一体、存算分离、多架构纳管、多模融合能力、Data Fabric、DataOps等先进技术。其全球领先的架构和突出特点被全球著名的研究与咨询公司 Gartner多次选入技术研究报告。该平台的产品线非常全面,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治理与数据工程相融合、数据虚拟化、数据开放赋能等一站式端到端的数据服务能力。
随后,他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又在数十家大型客户的不断实践下,经过不断调整与完善,逐步形成了科杰科技的数据能力体系。
于洋认为,企业建设数据能力体系,一般要包括三大核心能力:
首先是大数据技术工程和AI基础设施能力。要有主流大数据技术工程和AI基础设施能力,并且融合DataOps方法论,支持大规模团队协同协作,具有“存算分离、湖仓一体、批流一体”的企业级大数据底座软件。面向多业态、复杂的业务场景,能持续高效的生产高质量、可复用的数据资产。
其次是全域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能力。企业要搭建包括数据治理、数据运营管理、数据汇聚、数据处理、数据价值挖掘、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支撑等应用系统,构建企业全域数据价值链,实现企业数据集中化、数据标准化、数据资产化、数据价值化、数据服务化等一系列数据能力体系。
最后是组织性数据共享与规模化协作能力。企业要以多元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和数据服务方式,为不同业务应用和人员提供按需的数据消费途径,持续支撑多业态、多人员共享协同开发,打造业务沉降数据,数据反哺业务的闭环模式,实现企业数据应用层面的降本增效。
在于洋看来,数据能力体系的“技术工具+方法规范+组织架构”构成了企业坚实的“数据底座”。
在完成这些布局之后,2023年,于洋开始带领科杰科技逆势飞扬。海比研究院《2024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的数据表明,2023有80%以上的IT厂商都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都在准备或已经进行裁员。但科杰科技却逆势增长,并且扩招了100名数据能力构建专项人才。
让数据闪出智慧之光
当然,于洋深知,理论上的数据能力体系建设固然重要,但只有真正落地实施,才能让数据真正“闪出智慧之光”。
他告诉我,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特别重视产品在客户中的落地与实践。从2020年开始,他的“数据能力布道”开始不断地“让数据闪出智慧之光”。
中金公司、中国一汽、中国联通、中石化、国家电网、泰康养老、三一重工、上汽集团、海螺型材等企业开始和科杰科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数据底座”,构建数据能力体系。
其中极有创新意义的是和国内某世界500强车企的合作。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汽车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500强的车企,他们正在规划以未来汽车产品形态为核心,打造“一体化、少件化、软件化”产品和技术平台,核心目的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高效赋能,优质高效地支撑业务部门在数据应用层的业务创新。
经过严谨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研究后,该车企集团选择与科杰科技携手,共同构建坚实、可靠的数据底座。
或许是受“数据能力布道师”的影响,他们决定进行数据能力体系化建设,在整个集团构建统一的数据体系规范和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管理口径的统一指标和标准化的模型;对各个数据源端的数据进行统一,打破数据孤岛,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中心;构建全链路全域数据资产,对数据进行治理和数据资产化管理,建立统一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在数据安全管控机制下,面向各个体系进行开放赋能。
于洋介绍说,在经过与国内云计算大厂的专业硬核选型比拼之后,科杰科技以其出众的数据底座产品以及其独特的数据能力实施方法论,最终走进了该集团大门。
科杰科技的数据底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将大型组织内外部的各类数据源进行整合,构建起一个统一、高效的数据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每一次质量检测都成为数据的一部分,形成一幅生动详实的生产全景图。
在与车企集团的合作过程中,科杰科技的数据底座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价值。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帮助车企集团实现了企业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搭建整个集团的数据底座。由此,它能实现一站式数据开发能力,各种业务场景的智能应用,如实现机器人客服功能,24小时人工客服的替代或业务缓冲;基于AI的业务场景应用,如验证实地、雷达感知、智能标签、智能推荐;基于实时数据的数字孪生能力,如车辆、应用的最新状态信息等。
可以说,科杰科技的数据底座为车企集团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帮助其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让数据为车企业务运营闪出越来越多的“智慧之光”。
让中国软件在世界闪光
当然,“数据能力首席布道师”的故事并没有结束。面对2万亿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他的高光时刻刚刚开始。
曾几何时,中国软件业一直是追赶者,黯然失色于那些熠熠生辉的国际巨头之下。
然而,在数智时代,一股像于洋这样的、来自中国的新生技术力量正在悄然崛起,他们以其独特的光芒开始点亮这片星空。
于洋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较长期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以数据驱动全链条经营提效,数据智能激发全场景业务创新为主线的。夯实‘数据底座’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推进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在他看来,在信息化到数字化的技术变革面前,中国科技企业与国际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拥有同样跨时代的市场机遇。
他希望,科杰科技能成为全球领先的、最好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并帮助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保持领先并实现飞跃。
让他和整个团队自豪的是,科杰科技已经在某些领域做到了。
半年前,亚洲最大的跨国零售集团启动了一项重要的“数据底座”项目招标。经过严格的评估,选型小组最终选定了三家公司作为入围者,其中两家是全球大数据技术的领军企业:Databricks和Snowflakes。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另一家入围的公司竟然是来自中国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企业Keen Tech(科杰科技)。这家中国公司在与全球顶级大数据技术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了中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大数据技术领域的顶级公司,科杰科技展现出了两项被甲方客户充分认可的能力。首先,科杰科技具备应对大型组织多业态复杂场景的成熟产品能。科杰的产品不仅是最先进的Lakehouse技术,同时实现了对传统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湖等陈旧产品的兼容,而且支持大型组织的协同式开发以及全面规模化的数据开展,依托于科杰科技的产品,可以让总部到全球数十个板块的千人数据团队有条不紊的协作,既可以实现自上而下“集中式管控”又可以赋能各业务板块自主的创新,从而实现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规模化数据智能的落地。这一点与传统的Data DaaS小团队数据工具产品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次,科杰科技的产品拥有一套完善的数据能力方法论建设体系和落地计划。这套计划为大型跨国集团的全面数据智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确保了数据工作长期高效、稳定、体系化的开展。
最终,科杰科技以其更实用于大型集团的产品与落地方法论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拿下了这个世界500强的总部数据底座建设项目!
这个结果,可能连客户自己最初都没有想到!但于洋相信,这次成功不是偶然的好运气。在数智时代,拥有全球最发达数字经济、最多数据应用场景的中国,必将涌现更多的拥有前沿技术、领先产品的全球领先软件企业。他们的目标,不仅是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于洋认为,在未来五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软件产品,开始为全球500强企业的海外总部提供领先的数智化产品和服务。
这才是他所追求的“高光时刻“。“它既是我们每个科杰人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代科技人、软件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