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中旗100MW槽式光热电站:大漠戈壁上的绿电“蓝海” | 洞悉变革趋势,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启新征程 | 2023腾讯开悟公开赛收官,赛事开放性与平台性能再升级 | 腾讯云ASR基于大模型全新升级:首创多语言、多方言混合识别引擎 | 找钢网获评“2023-2024年度上海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 金伙伴盛典:超视立公益活动荣获第30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金案奖 | 捐赠数百万元阿东液体口罩 东方略守护老年弱势群体呼吸道健康 | 天气类App综合能力评级出炉,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为一级认证得主墨迹天气授牌 | 3C锂电超级赛斯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定制解决方案 | 益海嘉里金龙鱼登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携手共赴全球之旅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洞悉变革趋势,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启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4-01-04 16:49:34  |  来源:中国网科学  |  作者:程子曦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程子曦

导语:在政策和能源安全催生的市场需求驱动下,新能源产业正在高速发展,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国际能源署(IEA)最新预测,从中短期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生产结构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30%左右上升到50%。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独具优势,竞争性极强,当前新能源车销量、光伏出货量、风电吊装量和锂电池装机量均为全球第一。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也由此站上“C位”,在耕耘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出海开拓新增长点。在中国新能源赛道风起云涌的格局变幻中,有这样一批行业专家,纵深发展自身业务并突破技术瓶颈,帮助中国新能源产业完成从产品到生态的嬗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苏禹就是其中之一。

113b747c61f653743f18be25c62586fe_7144985b877266dac13879e89c4a9c7b.png

苏禹现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宁德时代”)技术总监,他同时也是宁波润岭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铁岭新城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主席。作为国际新能源储能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始终聚焦电化学本质,在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等方面全方位持续创新,屡次突破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性能边界,开创性地实现超快充、长续航和高安全兼得,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风向。就在去年8月,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并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极大缓解了用户补能焦虑,全面开启新能源车的超充时代。苏禹作为该司的技术总监,一直把控着宁德时代的技术发展导向,他践行“科技平权”理念,持续推动前沿科技的普惠应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担任多家新能源企业的技术高管之余,苏禹本人对于新能源产业各个领域发展状况的研究也是颇为透彻。前段时间,他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的论文,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和总结,列举了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的主要技术方案以及相关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继而对新能源风力发电技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指出,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风力发电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在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由于风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源泉,风力发电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和波动性给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了一定挑战。其次,风力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和政策支持,同时降低运维成本。最后,风力发电技术的环境影响也需要重点关注。

除了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外,苏禹本人更是身体力行,深耕新能源技术研发。近年来,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量存储技术、下一代太阳能技术等,对风电一体化管控、可再生能源应用范围扩展、能源转换效率智能提升等领域都做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性的技术成果。其中,苏禹在2022年研发的“基于下一代太阳能技术的能源转换效率智能提升系统V1.0”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为切入点,通过与HJT进行叠层,使光电转换效率直逼肖克利-奎伊瑟理论效率极限33.7%,而此前不久的第19届太阳能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上,中国团队也首次在晶硅钙态矿电池领域刷新了世界纪录,超越这一数字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可见苏禹当时成果的先进程度;此外,在该系统中,苏禹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热水装置相结合,这样电能与热能均衡利用,两者相加,令太阳能的能源利用效率总和突破了80%。可以说,这项成果加速推动了下一代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进程,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在中国“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需求量得到释放,大量的激励政策和投资涌入,帮助中国企业将风、光及电池等产品成本降至最低,并建设了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自《“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下发以来,新型储能赛道在今年迎来了爆发。然而,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能源安全和效率间的关系亟需平衡,新能源企业仍需不断革新技术水平,把握能源转型的节奏,满足市场的需求。希望以苏禹为代表的行业专家们,能够勇于迎接挑战、精准把握机遇,为融通新型绿色能源系统和打造低碳制造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多助力,共同夯实中国零碳工业领域的“新能源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