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一7个月左右的巨大新生儿在生产时右臂神经受损,导致手臂无法抬起,经初步检查为臂丛神经损伤,由于神经断开的方式各有不同,为避免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让患儿的受损肢体无法恢复其原有的功能,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焦勤迅速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胡韶楠申请会诊,并希望胡医生能尽快为患儿安排手术。
收到这一紧急会诊的胡韶楠医生紧急暂停了在外地医院所进行的手术案例分享以及手术指导,迅速赶往上海市儿童医院对这位患儿进行会诊以及术前术后的安排,投入到与时间赛跑的手术斗争中。
神经损伤中关于儿童的创伤是该领域的一个极大难题,而产瘫更是这个难题中难题。(产瘫即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是在胎儿分娩过程中由于难产等原因造成神经断裂)。因产瘫造成损伤的患儿如不能在三到六个月龄内及时修复神经,则会造成不可逆的终生残疾。
在国际上,臂丛神经损伤就是最难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之一。尽管现有医疗水平已能很好修复单根神经、恢复简单动作,但现有的治疗理论集中在脊髓(神经元)、神经干和靶器官这三个层面的研究。在临床上,主要是将脊髓神经元接上,使肌肉不萎缩;针对神经干用药,加速其生长;作用于靶肌肉,使其不萎缩。此时手术的临床效果是肩、肘关节能够活动,并能够完成单个动作,比如简单的伸、屈。但如果想做到精细类的动作如穿衣、倒水、吃饭等,就需要极为复杂的手术进行协调控制。
7个月的新生儿出生时有八斤重,家里人都为有了一个“大胖小子”感到开心,但渐渐地妈妈发现孩子右上肢只有手指可以屈曲,手腕以上无法主动活动,始终瘫在一边。直到3个多月才到当地医院进行诊治,医院初步检查后认为可能是生产时牵拉导致的臂丛神经受损,因为缺乏手术条件,当地医生建议将孩子转到大医院去。
胡韶楠介绍,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孩子手臂的臂丛神经受到损伤,会出现臂丛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麻痹。被损伤的一侧上肢,往往是瘫于体侧,动作幅度很小或根本无法动弹。臂丛神经受损最佳的手术时间是婴儿3个月到6个月之间,手术是否要做,何时做时机最佳,医生的经验和判断非常重要。
通过对患儿进行体检、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等检查,胡韶楠最终诊断出患者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目前的损伤较为严重且复杂,可能神经根性撕脱,这就需要找新的神经予以替换,手术难度极大。考虑到患儿已经7个月,必须立刻进行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在国内乃至世界从事此类研究且精湛的手术医生少之甚少。手术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难点是需要在原本就已经很小的操作空间里,寻找神经断端。由于神经断开的方式可能是从中间断开,也可能是从根部撕脱,因此需要非常细致的检查每一根神经,并且根据神经断开的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经过探查发现,患儿的颈6、颈7神经均为根性撕脱,断开的神经不能再用,需要寻找其他部位的神经进行替换。经过甄别和选择,胡韶楠以肋间神经和副神经作为替换,并且利用原有的颈5神经,重建了患肢抬肩和屈肘和伸腕功能。
整个手术过程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的,需将10根1-2毫米的移植神经像架桥一样来修补神经缺损,缝合时所需要用到的10-0缝线是一种专用的神经缝线,大概是1/3根头发的粗细,肉眼很难看到,针头也非常小,手术中一旦把针头弹掉就很难再找到。在经过3个小时“纤毫毕至”的手术,胡韶楠医生顺利为晨晨搭起臂丛神经的桥梁。据悉,近五年胡韶楠医生通过手术矫治的臂丛神经损伤超过300例,为臂丛神经受损的患儿家庭解决困扰。
名医简介:
胡韶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996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2年工派赴德国汉诺威医学院从事组织工程的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周围神经和肌萎防治。科研成果参加“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上海市科委及复旦Med-X和青年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10多篇论文。
专业擅长臂周围神经损伤、卡压的诊治,以及晚期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上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等;同时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有丰富经验。